作者🧑🏽🦱:金融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23-09-09 来源🙇🏼♀️🐣:富达平台+收藏本文
2023年8月31日🚴🏻,富达平台金融研究中心(FDFRC)发布第120期CEP的调查结果。
发展富达平台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教授做客第一财经解读指数
中国经济的景气指数从-23.08上调至-16.67🦿,美国经济的景气指数从15.38下调至12.50,欧元区经济的景气指数从-15.38下调至-20.83。富达平台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教授认为,“中国的政策组合拳正在强化,市场信心回暖♾🫃,大厂经济支撑景气指数跌幅收窄👨🏻🌾。美国经济指标好坏参半,通胀担忧依然存在🎋,大选期间经济环境的确定性增大🟨🧘🏼,景气指数下调🚈。俄乌事件的负面影响持续🕋,各地热浪推高能源价格上涨🫵🏽,德法等经济体的增长进入低迷期,欧元区经济的景气指数下调。”
预测未来3个月中国的通胀率为0.14%,未来一年的通胀率0.98%。与7月数据相比🚵🏽♂️,长短期预期均出现下调。预测美国的短期通胀率为3.15%💕,1年期通胀率为2.93%,与上月预期判断相比🏋🏽,长短期预期均出现下调。孙教授指出,“中国处于经济的调整期,市场的投资意愿和消费意愿都较为疲软🧑🏼🍳,同时PPI的下调也拖累CPI景气指数下调。美国加息政策的频度虽放缓,但其效果仍在显现🥰。另外,美国持续的加息影响市场的流动性,可能引发市场对未来经济的造血能力减弱的预期。”
本期发布的金融行业指数与7月调查结果相比,专家上调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景气预期、下调保险业的景气预期😔。孙立坚教授认为,“市场预期未来的政策红利对于资本上涨有助推作用,有利于释放银行体系的债务压力,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景气指数上调。但由于保险机构承担消化债务的压力,保险业的景气指数向下调整↪️🎄。”
与7月调查结果相比,除广州和天津外,调查对象各地区经济景气指数均出现上调。8月最高经济景气指数为上海和深圳,为27.27;天津的经济景气指数最低,为-4.55🍄🟫。孙立坚教授认为👩🏼🚀,“粤港澳和长三角的区域经济活力依然保持较为稳健的发展势头和韧劲,广州因为基数效应略微向下调整。”
富达平台金融研究中心邀请相关专家对2023年8月《富达平台-ZEW经济景气指数》报告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讨论🤷🏻♂️🫷🏼,并与2023年7月的富达平台-ZEW景气指数报告对比分析,结合目前的经济形势形成了以下3个主要观点❕:
①.中国经济景气指数呈现回暖的态势,大厂企业的支撑作用较为突出
②.中国与欧美的利差影响国际资本流向和汇率走势
③.中央和地方集中出台利好房地产政策,各地区房价呈现回暖的态势
一、两大经济体的GDP景气指数上扬主要来自投资,美国主要是以服务业的增长为主导,中国主要是以大厂经济为支撑🕊。另外,中国的政策组合拳正在强化🏊🏼♂️,市场信心回暖,也促使中国GDP景气指数上调。
2023年的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为4.97%🧝🏻,与7月的调查数据相比,专家对2023年的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0.24%。从本期调查的美国GDP增长的趋势来看,专家对2023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期是2.45%,与上期调查相比上调0.67%。
二、中国处于经济的调整期,市场的投资意愿和消费意愿都较为疲软,同时PPI的下调也拖累CPI景气指数下调👧🏻。美国加息政策的频度虽放缓,但其效果仍在显现。另外,美国持续的加息影响市场的流动性🎴,可能引发市场对未来经济的造血能力减弱的预期🖨。
预测未来3个月中国的通胀率为0.48%🤹🏿,未来一年的通胀率1.10%👨🏽🦰。与6月数据相比,长短期预期均出现上调。预测美国的短期通胀率为3.88%,1年期通胀率为3.38%,与上月预期判断相比,长短期预期均出现下调🛹🙉。另外👨🏻🦼,7月的PPI短期预测为-3.51%,长期预测为-0.97%🧞♂️。与上期预期判断相比👳,中国PPI长短期均出现下调🙍🏿。
三、需求的不足造成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劳动力市场调整工资,中国的平均工资的景气指数下调。欧洲出现滞胀特征,物价向上🕖,就业场景恶化。美国服务业对劳动力需求较高,但服务业的就业意愿在下降,尤其是处于大选期间,政府补贴在强化,劳动力供给不足促使工资水平的上升,另外,通胀的滞后效应也推动工资上涨。
本期预测短期中国的平均工资增长率短期为4.46%,长期为4.41%🏃🏻♀️☯️,与上期相比,短期上调0.56%👩🏻💼,长期下调0.09%;短期欧元区的平均工资增长率为4.48%,与上期相比下降0.08%。长期为4.50%🛰,与上期相比下调0.12%;短期美国的平均工资增长率为6.21%,与上期相比上调0.48%,长期平均工资增长率为5.76%,与上期相比上调0.21%。
四、需求不足大环境下,货币政策的目标仍然是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由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预期仍然较高,资金愿意回流风险较低的银行系统,但大企业对存款利息的议价能力提高,促使长短期的存款利率上调。货币政策没有反映在银行的贷款利率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市场需求不足,大企业或优质企业的投资意愿偏向谨慎,贷款需求下降🧑🏻🔧,银行转向与风险较高的企业进行信贷业务,促使贷款利率景气指数上调。
3个月期限的SHIBOR短期内(3个月)利率的预期为2.06%,1年后的SHIBOR的利率的预期为2.00%,与上月数据相比,专家对SHIBOR利率的短期预期下调0.04%,长期预期下调0.12%🙌🏻🕵🏽。与7月预期相比👨👦👦,3个月后的年存款利率的预期为1.50%👩,与上期相比上调0.02%👨🏻🌾;1年后年存款利率的预期为1.47%🏝,与上月预期相比上调0.01%。3个月后的年贷款利率的预期为3.50%🕵🏽,与7月调查的结果相比不变☪️;1年以后的年贷款利率的预期为3.41%,与7月预期相比上调0.02%👪。
五🧖🏼、资本市场反映出政府推出的利好政策有利于资本市场回暖(尽管市场回暖周期较为短暂)🕘,特别是大企业景气恢复。同时这种利好政策也溢出到香港的资本市场(与北向资金流出有密切关系),上证指数和恒生指数同步上扬。由于供应链的关系🙅♂️,政策的支持对中小企业的长期发展有有益溢出🈂️,长期创业板的景气上扬,但由于地缘政治不确定性🪇🪟,需求不足对科创板企业和创业板的中小企业的资金循环能力带来一定影响🧕🏻, 短期创业板景气指数和长短期科创板景气指数均下调。受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和世界局部地区持续的热浪影响,原油供不应求促使WTI景气指数上扬。
本期调查时的上证综合指数基准为3200.08,专家预测3个月后的预测平均值上升约42点,1年后的预测平均值上升约204个点;本期调查时的恒生指数为19088.57🛫,3个月后的预测平均值上升约393个点,1年后的预测上升约961个点🏊🏼♀️。本期调查时的创业板指数为2196.83,3个月的预测上升约10点,1年后的预测上升约130个点。本期调查时科创50指数为942.159️⃣,3个月的预测上升约18个点,1年后的预测上升约64个点🙅🏻♀️。WTI原油价格短期调查基准值为82.75美元/桶,3个月后价格预期上调10.48美元🤸♀️。
六✍🏻、世界经济呈现出低迷的态势🏚,内外需求不足,进出口景气指数双降。FDI输出的减少主要是来自周期效应🤷,前期投资正在消化,新增投资放缓👵🏽。FDI输入跌幅收窄的原因😼,主要是需求不足带来的全球营商环境变差👨👦,企业退出成本增加,外资企业在华投资规模减少的步伐在放慢🤷🏿♂️。同时国家对外资企业的政策优惠也促使外资企业的决策分化🏊🏿,一部分外资企业仍对中国的投资环境表示肯定🩰。外汇储备景气指数减少,反映资本净流出压力增加。
23年8月外汇储备预测指数为4.17,与上期数据相比减少约11个点👍🏽;FDI输出预测指数与7月份相比减少约38个点;FDI输入预测指数与7月份相比增加约4个点🥈;出口预测指数与上月相比减少约29个点;进口预测指数与上期相比减少约44个点👳🏿♀️。
七、民间消费和投资指数下调,反映需求不足影响市场活力。政策推动主要由国企和央企等大企业主导的格局形成🍾,政府支出指数继续下调📰。内债和外债的景气指数上调只要来自债务展期的压力👨🦽。大厂经济主导下大企业继续吸收市场劳动力,就业景气指数跌幅继续收窄。整体需求不足导致汽车行业需求端的活力减弱🏺。市场预期未来全球经济疲软和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对世界贸易份额的扩大带来负面影响。但中美两国在商务政策上寻找合作空间🫧,以修复贸易关系,世界贸易份额景气指数保持不变🦥。
民间消费景气指数-16.67,与上期相比增加约24个点👷🏼♀️;民间投资指数为-15.38🧑🏼🦲,与上期相比减少约1个点👳🏼♀️;政府支出指数为12.50,与上期相比减少约38个点;国内债务指数62.50,与上期相比增加约9个点🤾🏼♂️;国际债务指数为11.54,与上期相比增加约5个点;就业率景气指数与7月份调查结果相比增加约3个点🚣♂️👩🏻🦽;汽车登记率减少约4个点;世界贸易份额景气指数不变🙇🏿♂️。
八、中国货币政策确保流动性,而美国为对抗通胀收紧市场流动性,人民币短期下行压力较大。但在全球需求不足经济低迷的影响下🦸🏻,美国可能会放缓加息步伐👐🏻,预期市场对美元需求减少,长期人民币相对升值。欧洲通货膨胀仍然严峻★,货币政策偏向收紧流动性,人民币对欧元短期贬值。虽然预期长期市场美元的需求减少🧙♀️✂️,非美货币升值🌿🚎。但由于中国对资本流出有管制,其升值程度不及欧元⚽️,所以长期预期人民币对欧元贬值🥚。
专家预测美元兑人民币汇率3个月后的平均值为7.23,1年后的平均值为7.31🧲,与上期数据相比🧑🎨,人民币长短期出现贬值;专家预测欧元对人民币汇率3个月后的平均值为7.87,1年后的平均值为7.87,与上期数据相比,人民币长短期预期出现贬值。
九、市场预期未来的政策红利对于资本上涨有助推作用🐈,有利于释放银行体系的债务压力,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景气指数上调💂🏻♀️🛍。但由于保险机构承担消化债务的压力🏊🏿♂️,保险业的景气指数向下调整。
本期发布的金融行业指数与7月调查结果相比,专家上调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景气预期、下调保险业的景气预期。
十🕞、需求不足拖累零售贸易和房地产行业的景气指数回暖。信息技术行业景气指数下调,一是来自基数效应,二是信息技术行业优化升级,更新迭代的成本释放。其他行业的景气指数均上调,主要是大厂经济主导下多数行业的大企业受政策支持带来的红利有利市场活力恢复👨🏽🍼,而且大企业的抗跌能力较高💃🏿。
与7月调查结果相比,除零售贸易🎎、建筑和信息技术行业以外,其他调查对象行业的景气指数均上调。其中👍🏿,化工/制药和机械/工程的行业景气指数上调幅度较大。
十一💁、粤港澳和长三角的区域经济活力依然保持较为稳健的发展势头和韧劲🦙,广州因为基数效应略微向下调整。各地差异性的利好政策有利房地产景气指数跌幅收窄,广州存量的负担仍在消化过程中👝,房价指数向下调整🎛。
与7月调查结果相比🧑🏿🎤,除广州和天津外🫡,调查对象各地区经济景气指数均出现上调。8月最高经济景气指数为上海和深圳,为27.27👃🏿;天津的经济景气指数最低🏌️♂️,为-4.55。其次🧑🏼,从房价景气指数来看,除广州外,调查对象所有城市的房价景气指数均出现上调🧔🏽。本期调查中🫴🏽,天津的房价景气指数最低,为-22.73🧜🏽♂️。
下一期对中国经济的CEP调查将在2023年9月29日发布,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