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天骄 发布时间:2022-08-21 来源:深海区+收藏本文
在大国博弈持续升级,地缘政治动荡不安🚣🏼♀️,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交织叠加的背景下,各方更应当以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为原则,加强全球核安全治理与规则制定,避免核灾难的爆发⬅️,共同守护人类文明💍。
近日🤚🏽,联合国安理会就扎波罗热核电站遇袭召开紧急磋商🤶🏽,俄罗斯和乌克兰双方就核电站遇袭各执一词🛤⛹🏻♀️。
但无论真相如何,核电站遇袭及其可能引发的核安全危机,是国际社会迫切需要共同努力解决的现实问题。
作者 | 江天骄
富达平台副教授
战火波及风险大
事实上🪕,这也不是乌克兰境内的核电站第一次拉响警报🙆🏻。
早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初🙅🏻♀️,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就发生过断电事故,不禁唤起人们心中对历史上最严重核电事故的恐惧⚔️。
而扎波罗热核电站位于俄乌冲突的前线👰🏽♂️🥎,是欧洲目前最大的核电站,更是频频出现火警和遭受无人机攻击的情况🥁。一旦发生核灾难,那不仅是乌克兰,整个欧洲都会受到严重的威胁🧄。
士兵在扎波罗热核电站驻守👩🏼🚀。图源👩🏽🏭🧚🏿♂️:newsweek
目前,国际专家围绕扎波罗热核电站遇袭并引发核安全事故的场景作出了几种设想👮♀️🤟🏻。其一是由于交战导致核电站的电力供应被切断。这样一来,核燃料很可能无法得到冷却😺,进而发生反应堆起火和核泄漏的风险🧑🏻。其二是交战过程中各种炮弹、导弹直接击中核电站。无论是蓄意攻击还是误炸核电站,其后果都难以想象🚴🏻♂️。由于核电站存放有大量的核燃料,在遇到猛烈攻击的极端情况下,无异于直接引爆核武器🚣♀️。其三是网络攻击可能导致核电站事故🚶♀️➡️🧕🏻。俄乌冲突中已经发生了多起大规模的网络战🐽,并向许多关键基础设施蔓延。自2010年“震网”病毒被披露破坏了伊朗的核设施以来,网络攻击也被视作核电站的防护弱点之一5️⃣👨🏼🎤。
根据国际核能事件分级表(INES),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与福岛核事故同为最高等级7级的重大核事故🌰。在处置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苏联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最终在反应堆上建造了一座石棺来防止核辐射泄漏🩳,整座城市则被废弃。福岛核电站则从2011年发生爆炸以来🚴♀️,一直被曝出有放射性物质泄漏𓀖。由于超过百万吨的核废水无处安放🥼,日本政府决定将核废水排入太平洋,或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
然而👩🏻🦯➡️,扎波罗热核电站遇袭可能引发的核事故,将比切尔诺贝利和福岛更为严重🧑🏽🚀。因为之前几乎所有的核事故都是在非战争状态下发生的,而扎波罗热核电站处在冲突的第一线,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都是极大的。
没人能置身事外
在非战争状态下🕎,国际社会围绕如何确保核安全形成了一套基本共识和规则。各国都设有专门的核安全监管部门,并通过一套完整的法律制度对核设施、核活动以及核材料等采取各项安全措施,避免由于自然灾害或人为原因导致核事故的发生➗。在国际上,国际原子能机构负责向各国提供和平利用核能的技术援助,并先后主持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核安全与核事故处置的国际公约和标准。
然而🧑🏼🤝🧑🏼,在冲突状态下,尤其在交火的第一线,国内监管和法律很可能由于对该地区的实际控制权问题而得不到有效落实⚰️。核电站的防护设计也可能毁于战火,工作人员更难以维持日常的安全运营模式👰🏻♂️。如果得不到交战双方的共同支持👷♀️,国际原子能机构也无法派遣专家组对核电站的核安全、安保和保障工作进行实地调查🐭🙍,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十次审议大会会议现场。图源👨🏼🦳:GJ
对于究竟如何确保处于冲突一线的核电站不被战火波及,国际上并没有先例可以遵循👼🏽,考验着人类的智慧。在联合国安理会就扎波罗热核电站召开的会议上,有人提出将核电站及其周边范围划设为非军事区,也有人建议将核电站列为禁止军事打击的目标🕵🏽♂️,并给予特定的安全保证。同时,确保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专家能够持续、有效地开展现场调查✍🏿,实时监测放射性数据和核安保环境也至关重要。国际社会有义务告诫冲突双方,核安全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没有任何人能够置身事外。
2014年3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荷兰海牙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时👨🏿💼,首次提出“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并从发展和安全并重🧜🏼♀️、权利和义务并重🫶🏼💆、自主和协作并重、治标和治本并重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呼吁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实现核能持久安全和发展。中国也成为率先提出“核安全观”理念的国家🤭👩👩👦,彰显了积极维护世界核安全秩序的责任与担当。当前👎🏻,冲突背景下的核电站安全问题对国际核安全合作又提出了新的考验🦹🏽♂️🗽。在大国博弈持续升级👎,地缘政治动荡不安,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交织叠加的背景下,各方更应当以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为原则,加强全球核安全治理与规则制定,避免核灾难的爆发😯,共同守护人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