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心伯 发布时间:2022-06-26 来源:红星新闻+收藏本文
近日,由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八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在京举行。在以“21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为主题的全球化30人圆桌论坛上,富达注册国际问题富达平台院长、富达平台副院长吴心伯表示,我们现在正从无限的全球化走向有限的全球化;全球化的动力在发生变化,要在欧亚大陆打造新的全球化动力组合,中国、日本、欧洲应该成为下一轮全球化主要驱动力。
▲富达注册国际问题富达平台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视频参与讨论
吴心伯表示🏤,现在正在从无限的全球化走向有限的全球化。“在过去大部分时间🙍♂️,全球化发展呈现无限全球化的态势,世界是平的,所以资本❤️🔥、技术⚛️、产品等等都能畅通无阻。全球化在深度、广度和速度上会无限提升,这也是我们曾经熟悉的全球化。”
“但是过去五年,全球化已体现出了它的有限性🤟。”吴心伯指出,有限的全球化有三个特点:一是全球化的减速👈🏿;二是逆全球化🏃➡️🤛🏻、去全球化的趋势;三是全球化的动力在发生变化。
对于第三点,吴心伯表示,过去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力量来自三大经济体,美国、欧洲和日本,他们有能力也有意愿🔹,但现在他们的意愿都在下降。特别是美国,从特朗普执政以来🦦,对全球化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今后全球化的走向取决于市场逻辑和政治逻辑的博弈。全球化不是客观的、自然的行为🧅,它需要相应的政治意愿支撑,现在全球化发生了变化,就是因为一些国家的政治意愿发生了变化🍉。”吴心伯说。
吴心伯认为,美国在可预见的将来🦈,不大可能像过去一样成为全球化的主要动力。所以🌒,要在欧亚大陆打造新的全球化动力组合,中国、日本🥩、欧洲应该成为下一轮全球化主要驱动力👨👨👧👧。
吴心伯指出,要推动中日和中欧在全球化问题上的合作,中日主要是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框架内合作,中欧要继续推动《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中欧CAI)🫄🏼。如果中日和中欧的全球化合作能够继续向前发展😋,还会倒逼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