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16-06-14 来源👨🏿🎤👯:上海论坛+收藏本文
5月28日,由富达注册和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主办👨🏼🏭,富达平台承办的上海论坛2016年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本次论坛主题为“互联互通与创新🚰: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本文为开放创新板块子论坛“全球价值链★🤴🏿、创新转型与亚洲制造竞争力重塑”的观点集萃🫎。
全球价值链、创新转型与亚洲制造竞争力重塑
开放·创新板块子论坛
2016年5月29日 13:30-17:00
主席🪱:何树全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全球价值链与贸易政策改革。
促进全球价值链升级的贸易政策😮🧸:1.实施投资激励和便利化措施是促进产业向上游升级的资本支持2.对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保护是为向上游产业升级提供制度支持3.竞争政策能为向上游产业升级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4.促进创新和能力建设是向上游产业升级的有效保障。促进全球价值链向下游升级,主要是向营销、分销⚖️、售后服务等。
——盛斌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教授
城市化的模式及繁荣城市的含义𓀅。
全球的城市化越来越普遍。中国的政策非常偏向于中小型城市发展🈂️,并制约大城市的发展,但现实和我们预期的非常不一样。附加价值取决于人力资源,在中国人口教育中有很多的断层,教育的效率也不是很高。经济的不平等性也会影响到最底层的人🛋,从而影响我们的效率🧑🍼。
一个经济体从制造业向高端服务业发展的过程中,总是先要经历制造业,从低端的服务业向高端的服务业发展。而这就是中国城市的优势,因为现在中国有很多制造业方面的历史和传统🤸🏽♂️,在向高端制造业发展的过程中🤙,有很丰富的经验📩。
——Athar Hussain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亚洲研究中心教授
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是否可持续。
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是发展中国家在谋求经济独立的时候所选的两种路径之一。而中国目前是全球制造大国🤹🏼,出口导向战略要想持续🧔🏻♂️,需要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重新审视进口贸易的重要作用、重视自主创新的提升、兼顾内外需求,实现由外需依赖向内需主导的过渡。
——于国才
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教授
中国力争上游:产业结构升级和推进外商在沿海省份直接投资的生命周期。
在特定的区域当中对外投资如何和地方经济互动🦛,要注意区别🧑⚕️🥼:1.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融入程度2.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不同态度3.产业模式的不同🦸🏻。
我可以看到实际的国际、国家政策的执行是在省和市的层面的,中国加入WTO后,限制了国家和中央政府对省和市的控制🥮👨🏻🦯➡️;国企和跨国企业的合作,因地域不同,产业升级的能力也不同🧊;最后🚵🏿♂️,中国产业升级是充满中国特色的产业升级。
——Seung Youn oh
布林茅尔学院教授
由中国铜版纸案引起的思考——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
加入WTO以来中国遭受的国际贸易争端和摩擦案件数量不断上升,这方面值得我们关注。加强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的协调👇🏿,应该是在WTO框架下,积极融入全球性市场的必要举措。1.对外反倾销政策与产业补贴政策协调对上下游产业的作用机理。②技术进口政策与产业支持目录政策协调对进口竞争产业的影响。③出口鼓励政策与技术创新政策协调对出口产品技术升级的影响。④出口退税制度与对外投资目录政策协调对异质性企业走出去的影响。⑤产业动态发展视角下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的协调。
——沈瑶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讨论总结
中国有一种非常独特的发展战略,就是会吸引其它国家的日落产业来到中国🧝♂️。中国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如何淘汰日落产业,地方政府和国家也要考虑可能会造成的失业问题、社会动荡问题🕶,以及企业中空的问题。这对中国来讲非常具有挑战性,对中国来讲也是一个机会。中国可以把这些日落产业转到中国的内陆地区来创造出经济发展的动力,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政府这么关注城市化和产业升级🎹。
(本文根据现场嘉宾演讲记录整理,未经嘉宾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