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立坚 发布时间:2022-06-04 来源👩🦼:凤凰卫视+收藏本文
国务院常务会议在6月1日部署加快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生效🥽,并加码政策性银行8千亿信贷额度以冲刺基础建设。外界观注👩🏻💼,在财政减收且开支扩大的情况下,钱从哪里来?而在货币政策方面,人行表示将适当加力,进一步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短期内是否有可能实施全面性的降息?富达平台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教授受《凤凰财经日报》邀请对相关问题进行解读。以下内容由发展富达平台根据采访内容及孙教授增补内容编辑而成,供读者参考。您也可以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访谈视频。
Q1🫰:国务院早前出炉的33条稳经济措施当中🧑🏼🎓,包括了多项加大对市场主体的信贷支持,国务院昨天的常务会议具体提出🧑🧑🧒🧒,新增1400多亿元人民币“留抵退税”👨🏽🍳,要在7月份退到位🦸🏼🙏,另外🤛🏻,还要调增政策性银行8000亿元信贷额度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外界观注,在财政减收🔧,而开支扩大的情况下,钱从哪里来🧑🏿⚖️👨🎨,对此您有怎样的解读?
孙立坚: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我们看到国家现在通过专项债、REITS等工具来提升投资能力🚶🏻♂️➡️,同时通过政策性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来增强信用乘数👠、扩大社会资金,配合我们的积极财政政策🔶。当然,在这个方面我们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补充🏌🏽♀️,就是让投放出去的资金形成一个非常好的循环机制👩🏽🍳,否则的话,资金的压力还会随着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增加而增大,出现资金的缺口。资金的循环还是在于今天老百姓能否拿到购物券或者补贴来进行消费🤦🏻♂️,从而增加企业资金的回流。同时🤘,专项债投放等政府政策支持的渠道也让民营企业获得了发展业务的空间,财政的做法就是以时间换空间,用今天支出换来明天的繁荣和税收的增长🧑✈️,从而获得一个长期财政收支平衡的效果。
Q2:而在货币政策方面👩🏻🏭,人行官员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要发挥好稳住经济和助企纾困的政策效应🪰,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宽信贷♑️、降融资成本是拉动实体经济、恢复楼市活力的重要手段,人行继5月份下调5月期以上LPR报价利率15个基点后,未来是否仍会延续以LPR报价来作为调控利率的主要手段?短期内是否有可能实施全面性的降息?
孙立坚:实际上央行一直在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是这个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不仅仅表现在降息降准,或者是LPR调控的方向上,而是要做到恰到好处📄。未来央行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两个方面的结合👩🏼🚒:一个是解决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存在的堵点痛点问题👧🏻,继续采用结构型的货币政策🧑🏻🦲,以替代过去传统的降准降息的政策,避免导致政策效果缺失的问题;另一个是在今天内外复杂的货币环境当中🙎🏿♀️,我们也要考虑到流动性的保障🧟♀️,哪怕出现疫情带来暂时的资金循环困难,也要进一步降准降息。所以结构性货币政策(LPR报价)和确保流动性保障目的的货币政策运用(降准、降息)结合的组合拳,将是未来央行货币政策恰到好处、适度灵活的表现🧏🏽♀️。
Q3:另外,美联储由六月份开始启动缩减买债💂🏽♂️,逐步回收疫情释后放出来的大量流动性,带动美元徘徊于接近20年高位,人民币汇率在早前触及6.8的低位后,近期逐步回升到6.7上方水平🙇🏼♂️,美储联政策正常化对全球非美货币都带来了汇率大幅波动的风险,人行和外汇局近期表示👌🏿,会进一步便利企业在跨境贸易投资中使用人民币,减少汇兑的风险,政策的实施如何推进?
孙立坚🦹🏻:确实我们今天专精特新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长期以来在国际上都有非常好🚕、非常强的贸易渠道和贸易往来的业务。那么怎样增加这些业务的渠道来提升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场景🥷🏼🍾,这是我们央行今天保持内外正常循环的稳定性所需要做的。但是我也请大家关注到🧮,我们今天很多民营企业的贸易是以美元作为结算的,所以,当利润来自美元而投资使用的是人民币这样一个币种不匹配的情况下,在人民币受到一些贬值压力的时候,我们不能“顺势而为”,相反欢迎这些民营企业探索境外美元融资的便利性𓀁,在海外的融资获得美元,换取人民币的需求🩴,提升境内人民币需求带来的升值场景,来增强人民币币值稳定,同时也解决我们很多企业仅仅靠国内融资渠道不能解决的融资问题,而且🧪,也能平衡他们此时的汇率风险和利差倒挂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