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16-03-30 来源:富达平台+收藏本文
樊勇明认为,金砖国家合作起初是作为一个投资概念提出的,经过15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中国参加全球治理的战略平台🐪,并逐渐发展为全球政治中的一股重要力量。近年来,金砖合作取得骄人成绩,其中具有标志性的成果是金砖银行的成立和金砖应急储备的建立,这为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了一个可靠有效的战略平台👩🏼🦳。经验证明:金砖国家合作要取得成功,必须同时具备4个条件:金砖国家共同国际战略的需要、金砖国家内部利益的平衡🤚、西方发达国家明显无法做好🛼、实际有形的存在📁。
樊勇明分析说,近年来的金砖合作历程表明:一方面金砖各国都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有着巨大的战略需求,另一方面每个金砖国家都有各自利益诉求🫵🏿,在推进合作的同时还须顾及各自本国的利益👩🏼🔬。因此,金砖合作呈现出不规则五边形的格局。合作每前进一步,都是克服各种困难的结果。由于金砖国家在全球治理共同需求的主导地位,尽管各自国益不一定能够完全重合,但是金砖合作仍然能够不断深化,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樊勇明强调,金砖银行落户在上海,必然对上海的改革开放产生巨大推动。从国家层面看🧑🏽🏫,金砖银行不仅为人民币国际化搭建了一个新平台🦶,更是中国与发达国家争夺国际金融话语权的重要工具⚫️。从上海层面看,金砖银行对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自贸区建设🧏🏻♀️、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第一是金砖银行入驻带来的金融功能的扩展👩🦳、金融信息的积聚、金融人才的汇集👷🏼♂️,这正好为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助力;第二是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银行运作所需的营商环境和政府服务,这正好契合了以政府改革为核心的上海自贸区建设的进程👈🏻;第三是随着金砖银行业务的拓展所带来的俄罗斯、巴西、印度和南非四国相对成熟的市场、丰富的资源,和相当可观的科技能力,这正是上海谋求经济转型升级所迫切需要的📙。
樊勇明表示🤕,作为一家高校智库🧑🏻🦼➡️,金砖国家合作与全球治理协同创新中心除了向相关部门提出各种政策建议的同时,还必须注意理论创新和人才培养工作。目前,中心的理论研究集中于两个方向:其一🙎🏻♂️,对“包容性竞争”理念的研究。当前金砖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竞争是客观存在的,光讲金砖合作是对国际体系的补充是不足以说服人的💁🏻♀️。问题在于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型经济体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竞争是什么竞争。樊勇明认为,首先是不同发展方式👨🏼🦳、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的竞争👨💼,其次是为地区、为全球提供更好的国际公共产品的竞争。这种竞争不是你死我活的,而是包容性的,双赢的🧙🏻♂️。再次📺,金砖国家之间也有竞争🤦🏻♂️,也需要构建、双赢的机制。其二,对新发展观的研究。应该从理论上全面总结金砖国家和其他新型经济体的发展经验。在这方面的研究上,主要抓“平等”、“自主”和“绿色”三个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