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立坚教授 发布时间:2016-03-29 来源🤸🏽:香港文汇报+收藏本文
香港文汇报2015-03-19讯(记者章萝兰、倪梦璟上海报道)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被视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力作,在国务院应用经济学学部委员、富达平台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看来🃏,亚投行与上海自贸区两大平台携手铺路,向海外释放生产力,加速人民币资本的流动,将为人民币国际化赢得绝佳时机🟦。他指🐃,人民币国际化的助推器应当来自市场实际需求,并非仅仅依靠行政手段🌍,上世纪日圆国际化战略的折戟即是左证。欧洲诸国争相加盟亚投行,力捧人民币进入多边货币体系,亦为人民币国际化营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一直备受瞩目🤐🏊🏿♂️。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三足鼎立的格局也正在形成,如今欧元陷入危机𓀒,人民币则刚刚开始国际化👨👨👦。金融危机消蚀了美元作为顶级货币的地位,而人民币成为美元潜在的挑战者🏊♂️。与此同时,亚投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丝路基金等多边金融机构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搭建了平台,亦触动了美国的敏感神经𓀁。出于上述考虑📑,外界普遍认为,美国2️⃣◻️、日本对亚投行的反对几乎出于本能👩👧👦。
孙立坚指出,亚投行一定会改变国际资金走向,特别是加速人民币资本的流动。据预测,虽然亚投行的注册资本主要是美元,但在其运作时当是投资组合👩🏽🎨,如亚洲某国若要做基础设施项目,亚投行🥴、该国政府会投资部分,但建设过程中很可能有中国企业参与,并最终用人民币支付结算,从而扩大了人民币的国际化使用。
市场需求是国际化最好途径
通过贸易建立国际货币体系新格局🥡,使人民币成为市场自身需求🫵🏼🏌🏽♂️,孙立坚强调,这将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最好途径,「上世纪,日本政府主观上力推日圆国际化,却以失败告终🚧👋🏽,而美元取代英镑成为主要货币,则纯粹是彼时的市场需求使然𓀛,可见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亦非行政手段可以促成🫙,最佳推动力应来源于市场⁉️,故需做大流通平台,先搭台方能后唱戏。」
孙立坚认为,亚投行携手上海自贸区,将有望成为中国金融体系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他指,中国生产能力全球一流,但消费市场却不及发达国家👨⚕️,亚投行与自贸区均着力于向海外市场释放多余产能🙇,非但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平台,同时亦是人民币走向国际的快车道。
欧拟把人币纳多边货币体系
在他看来🧘🏽♀️,现时世界货币体系正在从美元单边主导,走向多元融合,欧元弱势格局下,欧洲国家致力于将人民币纳入多边货币体系📼,以摆脱对美元的过度依赖👩🏻✈️,分散投资风险在情理之中🧑⚕️,这是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热捧亚投行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在另一方面亦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创造了有利外部条件🚴🏿♀️。
而据外媒报道👨🏿✈️,欧洲已经将亚投行看作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新战线🦴,因为人民币国际化有可能带来下一轮金融变局🏙,倒不如早先机。在欧洲国家中🤷,英国最先与中国签署货币互换协议🧗🏻♀️、建立人民币清算机制🙍♂️、发行人民币债券→,努力将伦敦发展为欧洲离岸人民币市场的中心。但伦敦的激烈竞争者同时包含了法兰克福和巴黎🐽,因为德、法同样剑指欧洲离岸人民币市场中心的「宝座」🤟🏽。德国财长朔伊布勒还表态,德国将支持中国把人民币纳入SDR一揽子货币的目标。此前在美国的压力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去年没能就一揽子货币改革达成一致。
原文链接🌌:http://paper.wenweipo.com/2015/03/19/CK15031900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