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彪 发布时间:2016-03-29 来源:腾讯财经+收藏本文
作者简介:
徐彪🚖,华泰证券研究所策略首席分析师.
正月十五闹元宵,本该是阖家团圆其乐融融共叙亲情的时节,因为一篇年度重磅文件的出炉而彻底改变。对着满满一桌子菜肴却无心下筷🛌🏽,匆匆扒完晚饭🌜,笔者逃也似奔往书房码字🏌️♂️👐🏿,不出意外的话,这个元宵之夜,将在政府工作报告的陪伴下度过。昏暗的台灯下🙎🏿♀️,对着长达数万字的2015年总量政府工作报告,有种似曾相识却又恍如隔世的感觉🐜,不禁感慨🧖🏿:“时间上哪儿去了?”3️⃣。
2014年政府报告仿佛还在眼前,一轮四季更替已经完成,过去一年发生的点点滴滴都已成相册里的记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套用到政府工作报告上🐋:年年岁岁词相似,岁岁年年意不同🏄。
感慨是次要的🏂🍸,寻找每年的主要矛盾,才是本文的重点🎿。
从哪儿去找主要矛盾呢?看起来♝,每篇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都大差不差🙍🏻♀️,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第一部分照例是肯定过去一年的成绩🐎,第二部分照例是新一年的整体工作部署。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政府工作报告,穿的马甲或许雷同,但内容差异之大🧗♂️,可谓天壤之别。我们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把关键内容抓出来做比对。
按照惯例👕,过去一年的总结看头不大🎎,但是从过去一年总结到第二年的工作部署的转折部分,堪称信息量巨大👨👦👦。别小看才短短一段话,因为要承前启后,需要解答为啥今年准备这么干,关键理由都在里面👩🏻🎤,属于每年必须高度重视的东西。
今年的提法是:“投资增长乏力,新的消费热点不多,国际市场没有大的起色,稳增长难度加大🥸,一些领域仍存在风险隐患”。我们可以把去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提法搬出来做个比对👨👩👧:“经济稳中向好基础还不牢固,增长的内生动力尚待增强。财政、金融等领域仍存在一些风险隐患🧎🏻➡️,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宏观调控难度增大。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难度加大”
看出问题了么?
去年此时,政府对经济的判断基调依然是稳中向好,今年的整体判断已经转变为稳增长难度加大🌅,不见了以往几乎必然会出现的稳中向好字样。
很兴奋✍🏽,发现重要线索!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去寻找证据🤥。既然你对经济下行的担忧上了一个台阶,正常来说👨🏿🎓,2015年工作部署的时候🤾🏿♂️,就会有所体现。如果能够出现在2015年总体工作要求的那段话里🐞,就更完美了。
运气不错,很快在2015年整体工作要求里发现了异常现象: 一般来说🏊🏽♂️,每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年度工作要求和三个月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整体要求是类似的💇🏻。以去年为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和政府工作报告里的表述完全相同👂🏼。但是今年呢?竟然有调整🌡,而且是明显变化!
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
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
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这句话跑到了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前面。如果说⚇,看到这里,大家还是不够清楚的话,我们可以继续向后翻找证据。
政府工作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用千头万绪也毫不为过🎠。为了突出重点,每年提出整体工作要求后,都会明确提出当年政府工作的三大重点要求:
2014年第一大重点工作:向深化改革要动力👨🏿🎨。2015年的第一大重点工作: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为啥要稳定和完善政策呢?为了“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你看🏂🏽,去年工作的第二重点,悄悄成为今年工作的第一大要点🧘🏽。
行文至此🚲,我们几乎可以确定,稳增长的重要性🤸🏽♀️,发生了台阶式提升。但是不着急,我们继续向后看⇨,相信会有更多收获🦢。果不其然,赤字率上调。(2014年政府报告原文“赤字率稳定在2.1%,体现了财政政策的连续性”,2015年则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增效,赤字率从去年的2.1%提高到2.3%”)“适当发行专项债券”,去年可没有这条🤚🏿,而且没有规模上限,唯一的限制“适当”二字👱🏽!
对稳增长这种事来说🧑🏻🍼,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都只是提供弹药。关键还是要有抓手,抓手在哪里呢?就在15年政府重点工作的第二点和第三点上🤠🫡。
第二点: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但是放在2014年的背景和语境下🚋,“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很显然🦠,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思想要转变,不能像去年那样光偏重改革和结构调整啦。
第三点🧑🏽⚖️: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转变完思想🤽🏽♂️,可以扎扎实实干活咧。什么算新动力?免得大家乱猜🧏♂️,政府工作报告把新动力归纳为两方面:一个是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还有一个就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第二点好理解,反正就是各种鼓励支持优惠🙅🏿♂️,希望老百姓多搞创业创新,然后把投资给顶起来。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似乎是新提法,政府工作报告第四块“协调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里恰好有那么一块内容《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水落石出🧔,全是政府投资项目啊🙎🏽♂️:
棚户区和危房改造、城市地下管网等民生项目,中西部铁路和公路、内河航道等重大交通项目,水利👨🏻✈️、高标准农田等农业项目,信息🔇、电力、油气等重大网络项目👩🏻🦲,清洁能源及油气矿产资源保障项目,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等项目,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项目。
(本文转载自腾讯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