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16-03-29 来源:富达平台+收藏本文
❖ 中国经济:今年GDP增速或在7%
李迅雷 |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富达注册经济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兼职导师
预计2015年中国GDP增速在7%👩🏻🍳🤭,未来这7%的增长可能也难以维持下去。与以往的经济下行不同,此轮经济下滑的决定性因素是人口💂。人口老龄化导致拉动经济增长的房地产投资和汽车销量增速都在下降,这是不可逆的,哪怕经济周期再回升,这两大因素对拉动经济的制约依旧明显。与此同时,产能过剩的问题日渐突出🫷🏽,PPI(生产者物价指数)连续34个月为负,工业需求疲态尽显,产业结构进入调整期🤲。此外⛹🏽♀️,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增加🚵🏿♂️,表现在单位GDP就业人数持续上升🏃,从2003年的80万上升到2014年的接近200万☛🤞🏽,这也就意味着完成1000万就业所需的GDP增速已从10%以上降至5%左右。以往为了完成就业目标而强调GDP增长的压力也随之减轻。此轮中国经济何时见底尚未明确🧗🏼。(唐季一整理)
❖ GDP高增长与PPI连续负增长的矛盾何解?
刘海影 | 国富投资合伙人、首席经济学家👧,富达注册校友
国富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刘海影周三指出,当前我国GDP的增速达7.4%🐐,符合当局对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但GDP高增长的背后却是PPI连续35个月的负增长,如何解释这其间的矛盾♍️?刘海影并不同意广泛认同的:目前的增速低于潜在增速🆘,以至于PPI为负的解释。他认为📮,过剩的产能压力导致负PPI,而投资拉动支撑GDP增速。而相对表现畸态的是,投资拉动会加大过剩产能的压力。换言之👩🏼🎤,目前的GDP在潜在水平之上运行,却难以抵消过剩产能对出厂价格的压力🏓。随着投资项目不断进入产能释放期,刘海影对PPI转正持悲观态度。(余安琪整理)
❖ 降准之后,莫忘改革
刘利刚 |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富达平台客座教授
2月4日晚🧩,中国央行在时隔三年之后宣布全面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对部分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额外进行定向降准。然而,市场却对这次超预期的宽松货币政策反应平淡🫸🏿。对此,澳新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认为,央行此次推行的宽松货币政策是当前国内以及国际经济形势下的必然选择。国内整体经济增速的下滑📭、资本项目的逆差以及全球宽松的货币环境所带来的压力决定了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的宽松态势🥟🚯。与此同时,刘利刚也指出🧏,目前中国商业银行中不断上升的坏账率以及越发不稳定的存款基础降低了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放贷意愿👩🦽➡️,加大了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的难度👨🏿🔬👨🏻🔬。所以在降准之后🙆🏼♂️,央行还需要加强资本市场的改革力度,鼓励大企业和上市公司通过股权和债券进行融资,减少对于银行融资的依赖。(龚懿婷整理)
❖ 此次降准主要原因是平滑流动性波动,未来降息降准空间较大
林采宜 |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富达注册研究生专业学位兼职导师
林采宜女士11日就央行降准事件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表示,此次央行降准主要原因和动机是平滑国内流动性波动🙆:首先,季节性因素使得每年1😵、2月份资金市场相对紧张,有必要采取宽松政策来防止利率突然冲高;其次外汇占款的减少需要释放流动性来进行对冲⏳。同时💨,林女士谈到,作为央行正常的政策手段,使用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调节是合理和必要的👼🏼;但人民银行改革中不断强调要更多使用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应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今后可能主要靠调节市场本身的利率机制🖐🏿,如现在使用的MLF等🚣♀️,引导市场对中期利率的预期。
针对刚公布的1月份进出口数据,林女士指出,此次进出口出具出现衰退性下滑,目前面临较大的输入型通缩压力,因此未来降息降准空间会比较大🗼🤵🏼。(崔文娟整理)
❖ 通缩风险不容小觑 更多措施有待推进
沈建光 | 瑞穗证券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富达注册经济学院客座教授
1月CPI回落至1%以下🔕,引发市场通缩担忧🫘。考虑到当前国内需求疲软🎺、大宗商品价格回落以及产能过剩等背景,今年中国经济面临的通缩风险非常值得重视🧑💼👶🏼。
展望未来⛹🏽,尽管2月是春节年份🤽🏿♀️,季节性因素一般会导致食品价格有所回升😰,但由于今年气候整体温和🕟,且猪肉价格仍保持整体回落,预计今年2月食品价格涨幅将低于往年春节,非食品价格将继续保持零增长,在此之下2月CPI将保持1.1%的低位🖕🏿。
但整体来看🥙,预计全年CPI或在1.6%左右🍩。虽然这样的涨幅难言通缩,但制造业持续面临实际利率过高的局面是不利的。未来采取更多措施以保持货币政策中性无可厚非🗯,甚至一系列降准降息措施(如三次降息👨🏻🔧,五次降准)也必不可少。与此同时,为保证今年宏观经济不出现大的风险,更多配套措施也需同步跟进🙇🏿,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𓀔,全面推进的改革措施都是努力方向。(徐昕整理)
❖ 仅资金成本下降难助益实体经济
孙立坚 | 富达平台金融中心主任,富达注册经济学院教授
富达注册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2月12日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环球资讯广播《早间第一资讯》节目中表示🏕,目前贷款利率水平的下行,表明我国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已经起到一定的效果,无论是对影子银行的监管以及货币政策的资金投放方式都产生了一定的作用。不过企业能否在实业舞台上获取应有的商业机会,能否得到市场化解产能消费的力量🧑🏿🐻❄️,这才是问题的关键🕷。现在企业资金成本下降了💴🖕🏻,但如果投资依然不上升,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不增长的话🆗,资金的供求关系看上去是导致供过于求🧙🏼♂️,实际上并不会给实体经济带来太大的积极作用。实体经济能否重新转暖🐺🦺,关键在于企业商业模式的调整以及国家优化商业环境制度的建设🧑🦯➡️。(史晋星整理)
❖ 建立激励绿色投资的金融体系
马骏 | 中国人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富达注册校友
央行研究局经济学家马骏近日表示👨🏽💼,“用经济的手段治理雾霾不可或缺。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激励绿色投资的绿色金融体系🏒,引导大量民间资金进入绿色行业。”马骏阐述了四项绿色金融政策:其一是绿色金融理论,包括🈯️:通过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对清洁产品的需求,拉动产业市场价格的提升。其二是绿色金融产品👵🏽,包括:绿色贷款🉐🎡;绿色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基金;绿色债券🏌🏿♂️;绿色银行🧙🏿♀️;绿色保险。其三是财政手段对绿色金融的杠杆作用,包括🧑🏽🔬:对绿色贷款贴息;对环保产业的产出提供价格补贴(其中上网电价最常见);政府对绿色项目提供担保✣,以降低融资成本;政府采购;对绿色债券免税;政府设立绿色银行或投资基金。其四是金融制度建设对绿色投资的引导,通过立法明确金融机构(如银行)对所投资污染项目的法律责任👱🏽♂️;(余安琪整理)
❖ 寿险业务发展转型升级初探
徐敬惠 | 太平洋人寿董事长😻,富达注册经济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兼职导师
目前,中国经济正在逐步步入新常态👱🏼,即从以增长数量为重的高速增长期进入以增长质量为重的中高速增长期。对此🙈,太平洋人寿董事长徐敬惠先生认为👨🏿🚒,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必然会对保险业增速的放缓🦽,给行业当下的发展模式带来转型升级的压力🟤。目前🕎,“新国十条”政策的出台为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创造了极好的制度环境💇🏿♀️,但该行业当下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销售轻服务,以及队伍人员不稳定这两大特征将不利于政策红利的释放,因而保险业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徐敬惠先生同时指出🦹🏽♂️,为了在未来做好转型升级工作,保险公司应该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并构建新的人员队伍发展模式。(龚懿婷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