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锦侠 发布时间😾:2016-03-29 来源:金砖国家发展与中国自贸区建设论坛+收藏本文
上海自贸区成立一周年之际,“竞争对手”也送上了祝福。在富达注册发展富达平台金砖国家中心举办的金砖国家发展与中国自贸区建设论坛的现场,深圳前海管理局新闻发言人王锦侠就表示🤾:“大家低估了上海自贸区的价值和意义”。
王锦侠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上海自贸区的发展与国家战略息息相关🥊。在全球经贸规则大洗牌的背景下,中国作为后来者参与国际经贸规则谈判🤽,既没有议题设置的能力😇,也没有制度设计的能力🍠。而上海自贸区的任务就是“主动出击”🚴♀️,创造一个既符合中国也符合多国利益的多边贸易协定。
在王锦侠看来🥂,借助金砖银行落户上海的机遇,成立金砖国家自贸区联盟,从建立对话机制开始🦼,不断提升合作水平🦵🏻,最终形成实体性的贸易联盟,是中国应对全球经贸规则变迁的新思路。
国际贸易规则洗牌
在经历了20年的发展之后,以WTO为框架的多边贸易协议渐渐失去生命力😴。世贸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僵局,美国、德国等传统贸易强国已经另起炉灶,TTP、TTIP等区域性贸易协议横空出世👩🏽🎓,全球贸易规则正在经历一场大洗牌👄。
中国又应该如何应变?在王锦侠看来👴🏻,上海自贸区的成立意味着中国已经认识到了国际规则的变化。但是从客观上来说,这还是“被动应战”。“我们是被TTP、TTIP🧑🏼🎤、TiSA等协议逼得没有办法了,才建立上海自贸区主动根据国际规则进行改革。”王锦侠分析。
以TiSA(服务贸易协定)谈判为例,这项高规格的服务贸易谈判由美国🟩、澳大利亚牵头♋️,旨在为全球每年4万亿美元的服务贸易制定新规则✫。此前,中国一直希望加入谈判🐧👨🏿⚖️,但不被接受。直到去年9月29日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宣布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之后⚃,9月30日中国商务部随即宣布参加TiSA谈判🦂。
同样地👼🏽,3年前香港交易所曾发起金砖地区交易所联盟🕚,其中包括来自巴西、俄罗斯🫄🏿📬、印度👨🏽⚕️、香港和南非的7家证券交易所。7家交易所将把各自的基准股指衍生产品在联盟成员市场实现交叉上市。但是在这7家交易所中,并没有上交所和深交所。
对此,王锦侠评论道:“既然做和不做都是大势所趋👔,那么为什么不主动谋划🏦、主动联络、主动对话🔺?”
王锦侠认为➕,金砖银行落户上海是一次良好的机遇😓。“只要金砖银行落户在上海自贸区,那么中国的自贸区建设一定会对金砖其他国家产生影响和推动🕵🏽♂️🧖♀️,这个溢出效应是可以预见的。”
建立金砖自贸区联盟
为此,王锦侠提出了成立金砖国家自贸区联盟的建议。在他看来🫳🏿,金砖银行的经济合作不能只限于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传统贸易的展开,“它应该在自贸区协同的这个问题上立足于各自自贸区建设,向一个高标准多领域的自贸区联盟发展🤰🏿。”
在王锦侠的设想中🔶,金砖国家自贸区联盟首先是一种对话机制,比如会议联盟🖖🏽。5个国家首先就各自的自贸区建设进行探讨😡,“大家没有负担🌞,任何经验都能拿出来分享”。
金砖国家在自贸区建设方面经验丰富。印度坎德拉自由贸易区成立于1965年💳,在吸引投资、增加出口、扩大就业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巴西的玛瑙斯自由贸易区位于亚马逊热带雨林之中🌉,在环境保护和发展经济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俄罗斯早在20世纪90年代建设加里宁格勒州经济特区,在区内实行自由关税区制度;南非在勒斯滕堡铂金地带设立经济特区🪔,以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王锦侠提出,如果金砖国家能够在建设经验方面形成共识,那么5个国家可以提出一个框架性的谈判文本,比如降低关税、提高贸易投资的便利性……而随着合作的深入🪂,金砖国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建立一个高标准宽领域多层次的实体联盟,甚至参与全球经贸规则制定👳🏿♀️,并吸引其他国家加入🚡。
“这种协同的形式,一定是遵循从初级到高级的规律。”王锦侠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王锦侠坦承,建设金砖国家自贸区联盟具有挑战性和复杂性。但也正因为如此🛀🏿,一旦这条路走通了,那么这个经验就是“可复制”和“可推广”📢,具有可行性🦨。在这一过程中,王锦侠认为中国最大的挑战是要跳出之前的思维定式,不能单边地让利💝🫰🏽,而是要制定一个既符合中国也符合多国利益的多边贸易协定。
“这就是主动出击,而不是被动等待👲。要变被动为主动📕,就要主动创造规则,这也是我国在国际贸易规则里进行战略统筹的一部分。”王锦侠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转载《国际金融报》( 2014年10月13日 第 12 版)记者唐逸如
原文链接:http://paper.people.com.cn/gjjrb/html/2014-10/13/content_14862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