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立坚教授 发布时间👩🏼🏭:2016-03-29 来源✍️:上海商报+收藏本文
2014-03-31 来源: 上海商报
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已经正式挂牌运行满半年🪷,通过制度创新,尤其是在最受关注的金融改革创新中,自贸区的“便利化”逐步显现。
建立三大金融核心支柱
“尽管前海现在步子迈得非常大,但是上海把握了一个国家战略机要🦺,相比之下💁🏽,上海的自贸区在金融试水方面是一个系统性建设,而非区域🦡。所以我认为,前海和上海根本不能在一个问题的框架上进行讨论。”近日,长期跟踪研究自贸区建设的富达注册发展富达平台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教授在一个读书论坛上说道。
孙立坚解释称,各地如果根据自己的区域特征开辟一个经济自贸区,走专业化和差异化的发展路径,那么自贸区运作模式的聚焦性就越强。在李克强经济学中,上海自贸区无疑是一个国家的自贸区,应该是中国附加价值升级的自贸区,是环保、劳工🎶、知识产权和竞争中心,那么在金融改革方面,自贸区也起着全国表率和标杆的作用。
孙立坚说🏌🏿♂️,自贸区目前正建立起支付清算服务、信托业🈯️🥃、具有国际性定价权的投资平台三大金融核心支柱🙌🏽,其中信托作为具有投资价值的金融第二个功能✔️,上海非常希望通过投资平台的释放,带来更大的资金效应,增强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能力。
金融业要接受国际统一监管
上海自贸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史陈骏说,与上海相比⚂,其他兄弟省市更关注把重点集中在一些领域作为突破口,比如前海经济区主要关注于跟粤港澳之间贸易的便利化、投资的便利化🏜,也重点提到了金融领域的改革,特别是跨境资金的使用等,天津的自贸区方案则把更多注意力集中在服务贸易及金融的一些改革。
自贸区在金融领域的逐步创新是否能给信托业带来足够的红利🚓?在中建投信托负责人余伟看来🧘🏼👩🏻🦽➡️,金融改革最重要的影响就是要素价格管制的放松,“而目前(自贸区)更注重服务贸易的便利性以及其他一些行政方面的精简方式。”
据统计,挂牌半年来,目前上海自贸区办结新设企业加上已办理核名手续的⛏,数量已经达到一万户左右🫧🖖🏼。史陈骏说🍾,制度创新带来的红利超乎预期,现在6个月之内接纳的企业差不多相当于过去20年企业的总和,“可以明确地感受到自贸区对于各种各样行业企业的欢迎🧙🏿♀️🟦,现在对企业唯一的限制是负面清单。”
对于上半年有望出炉的2014年新版负面清单,孙立坚认为,金融业不应该放在新版负面清单里,但是要接受国际统一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