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立坚教授 发布时间🗜:2016-03-29 来源👩🏼🍳:东方财富网+收藏本文
2014年03月28日 来源:东方财富网
今日,富达注册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教授表示,2008年货币超发对中国经济带来诸多“后遗症”,中国下一轮的经济增长点在于制度红利,自贸区经济尚未具备成熟的成本优势🤌,需将金融与实体经济服务相挂钩⛪️。
孙立坚分析当前经济发展目标,中国经济存在诸多困境💴,源于08年货币超发而带来的“后遗症”。2008年为了急于转变出口依赖的增长方式💍、解决就业😣、税收以及企业产能消化等问题🔵🧑🏼🦱,政府出台4万亿投资的宽松货币政策引发银行(行情 专区)坏账、债务违约等诸多后遗症🎽,然而政府却实施逆势的产业政策👩🦯📕,扩张产能。
他表示,发达国家在经历经济危机之后已开始轻装上阵,然而我们依旧原地踏步,企业家执着于修复资产负债表、解决资金链困境和高杠杆率等问题。
其次,地方政府债务如同“失僵的野马”🦪,房地产(行情 专区)问题又完全由房产开发商独自承担调整。他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公平的,房地产转型空间缩小的罪魁祸首在于地方政府土地债务制度🦘,通过银行借款7️⃣、地方债务偿还的方式进行,资金逐渐转向稀缺房地产资源上,转变了房地产的属性🤓,变身投资属性🥑,资金逐渐沉淀在房地产市场而得不到周转。
他表示🙋🏼,2014年中国经济在寻找经济增长点的最大挑战在于流动性危机,没有足够现金流的企业家👩🏻💻,如果还在天真地期待央行注资,央行是不会再做出此类宽松的救市行为的。最近中小银行👩👦🤺、中小开发商资金难,某些开发商逐渐推出免首付等措施解决房产库存等短视行为,实际上将愈发缩小自身发展空间⛔。
对于企业来说,在追求财富效应中,资金成本越来越高🤴🏿,资本逐渐寻找稀缺资源💂🏿♀️,引发巨大的价格效应弥补货币贬值的失水效应🤚🏿,企业转型升级的成本提高👳🏻♂️,经济环境愈加难以依靠实体经济发展👶🏽,虚拟经济把资金不断集中于稀缺资金上,恶性循环开始👨🏽🍼,一旦资金收紧,链条立即断裂。
对于上述中国经济困境💇🏿♀️,孙立坚表示,需要先扫除货币超发的后遗症,再发现经济增长点,否则经济增长将愈发脆弱。
他提出解决中国经济增长的八种模式💆🏼♀️,包括创业精神🧙♀️、对口金融服务的混业经营模式、跨国企业走出去模式🔏🙅🏿、民生金融模式、全球化金融币种中心模式等🧏♂️。
他表示🔛,对于中国来说👨👩👦,人口红利、全球化红利、资源红利等均已消失🧘🏽,政策红利转化为制度红利是最大的增长点🫃🏼。
他举例,自贸区负面清单管理的做法,具备最高附加价值,虽然目前没有形成像其他发达国家自贸区成熟的成本优势😨,但制度优势是独一无二的👩🚀。他表示,放开汇率、利率市场化等措施,企业再按照成本控制的盈利模式再也无法进行。
他表示💴,金融是自贸区的最大热点,将金融与实体经济服务相挂钩🕺🏽💃🏻,解决贸易、投资便利化等问题✹,首先利用自贸区解决实体经济,而不是把人民币国际化作为第一目标🏂🏽。
他表示,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本外币资本渠道一旦打开,对于产业结构的国家来说👨🏼🌾,无一遭受重大打击🖕🏿。要素市场国际化,将导致产业大幅跳水,价格波动将对制造业带来巨大麻烦。他表示👱🏽♀️,上海自贸区的特色就在于账户分类化管理。
上海自贸区史陈骏表示,与天津自贸区、深圳前海等区域特色不同🎍,上海自贸区的意义具备示范效果,天津自贸区集中于服务业贸易,前海集中于实现粤港澳投资便利化,而上海自贸区不具备针对性💛,而是一种成体系的做法。他表示⛹🏽♂️,上海自贸区将对今后若干年产生深远影响✝️。
对于其他可能正在申请自贸区的区域,史陈骏表示,这对上海自贸区是一种阳性作用,有竞争才有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