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立坚 发布时间:2016-03-24 来源🙌🏽:富达平台+收藏本文
自贸区并非越多越好,多了🌞✦,产业特色模糊❕,无序竞争加剧,失去了产业集群的职能,最终只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必须要结合产业发展优势和升级方向🧛🏽♀️,将有限的资源与国家发展战略调整结合。
羊年的自贸区热尚未散尽,马年的自贸区热又迎面扑来。种种迹象显示♻️,通过建设自由贸易区作为重要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实现经济转型产业结构升级🪗#️⃣,已成为2014年中国许多地区重中之重的任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自贸区热注定将在马年掀起一阵阵狂潮。
目前天津🙅🏿♀️、深圳⛹🏽💆🏼、厦门、重庆、舟山等地都在积极规划🕎、申请设立自贸区,各地为争此蛋糕,可谓费尽心思。中国自贸区的建设👨👨👧,有一拥而上的迹象。
但问题是♍️,中国到底需要多少自贸区👋🏽?各地抢上自贸区,会否造成同质化竞争现象?他们的改革与定位🧏🏽♂️,和上海相比,有哪些区别和特色?这些自贸区👨🏼⚕️,与中国周边国家将谈判建设的自贸区,又如何联动?
富达注册发展富达平台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微博]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自贸区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自贸区🧚♀️,其意义堪比美国主导的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中国希望建一个中国的TPP🤲,从而加强国际的话语权。这也是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使命。”
然而要做“改革先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孙立坚指出,“上海自贸区不是简单的税收减免的自由贸易区,不是世界上传统意义上的自由贸易区🫵🏽,因此不能简单借鉴世界上其他自贸区的经验🍻,上海自贸区的根本目的是做高附加值的贸易、高标准的投资和高效率的金融,从而以上海为起点来支撑全国的经济改革,是中国版的TPP🧜🏼♀️,因此政策的制定必须充分考虑开放后所带来的风险与机遇的关系👓。这是一个冒险并充满挑战的过程。”
在孙立坚看来🔠👨🏽,如果说美国到TPP谈判成功还只有一步之遥的话🚵🏿♀️,中国到中国的TPP必须要跳跃甚至连跳才能够到。以美国为主导的TPP协定尚在谈判中,而正由于他的高标准,中国几乎被拒之门外,上海自贸区是中国改革的契机⏰,也是中国有望继续重夺话语权的机会👮🏿,因此金融开放与制度创新是上海务必要做的事情。
而根据上海自贸区公布的2014改革时间表,上海自贸区将在今年推出第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制度。顶着改革先锋的大帽,意味着上海自贸区必须走在改革的最前沿,其压力之大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