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姚凯 发布时间🧖🏿♂️😓:2022-05-13 来源🤾🏿:新华社+收藏本文
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 《经济参考报》5月12日刊发记者班娟娟、邵鲁文、宋瑞采写的文章《实招新招连出 全力护航高校毕业生就业》。文章称,以“千方百计拓岗位🤵🏽♀️、攻坚克难促就业”为主题的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活动日前正式开启。2022年全国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高校毕业生活动🏌🏼📥、2022年全国民营企业招聘月活动也在火热进行👨🏿🍼🤸🏽♂️。
今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1076万🧆,在国内外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有关部门和地方正加紧研判就业形势,并接连拿出实招新招,全力护航大学生就业🧏♀️。为了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供需对接,除了专场招聘将大规模登场外,为实现“即时快招”📼,直播带岗🔹、远程面试等新模式也得到广泛应用🤾🏻。
促就业活动密集举行
“开展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联系重点单位进行专项推荐、精准对接;启动第二期校企合作项目班……”南开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教师鲍文海一口气列出近十项学校近期的促就业任务🧙🏽♀️。
眼下,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活动正在如火如荼推进,将集中举办专场招聘🏇、供需对接🛏、就业推进会等促就业活动🖐🏻。其中🦗,“24365校园招聘服务”预计开展线上招聘会30余场🙅🏿♂️,提供岗位超过80万个;各地各高校将举办各级各类线上线下招聘会预计超过1.5万场🚵🏻♀️📻。
抢抓高校毕业生求职关键期,2022年全国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高校毕业生活动、2022年全国民营企业招聘月活动等也在火热进行。根据企业需求开展行业🚲、中小微企业、紧缺工种专场招聘会🍰;组织定向招聘活动🚏,分群体、分专业提供岗位信息;提供招聘面试“一站式”快办服务等内容⛹🏽♂️。
今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1076万新高,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机构报告显示𓀐,今年一季度,高校毕业生招聘需求人数同比下降8%🦟。有关部门加紧研判就业形势并密集部署。从全国稳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到国务院常务会议,着力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均得到强调。人社部也表示🧜🏻,将加力渠道拓展🗓,加力岗位推送,加力见习培训,加力困难帮扶。
各地新举措频频“上线”
“今年以来🕤,江苏省内疫情多点频发,给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较大冲击🧑🍼💁🏿。”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田敏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学校多次召开线上线下就业会议👷,研判当前就业形势🐳,制定实施各项就业措施。分析学生求职需求和意向,精准推送企业招聘信息。2022届毕业生春季校园招聘会共邀请50家优质单位提供逾1200个招聘职位。
受疫情影响,一些线下招聘会按下“暂停键”🙋。不少地方创新举措👩👩👧,纷纷上线“云招聘”“直播带岗”,实现“即时快招”。
早上9点🔸,天津大学教育学院毕业生杨启瑞早早打开电脑🧥,开启线上求职之旅。“疫情让我们的求职季充满不确定性,但有了‘云招聘会’,足不出户就可以和企业双向交流,为就业提供了极大的便捷🙇。”
天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柳丰林告诉记者,天津大学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有序推进🚣,学校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目前已举行各类云招聘宣讲会100余场🖨。
“直播带岗形式新颖🧑🦼,招聘效果不错,希望今后能有更多机会参加♞。”在近日一场线上招聘直播结束后,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聘主管李广浩兴奋地说。
“云端”搭桥🈸,线下“联姻”⇾。山东开展省级集中招聘,组织大规模线上云双选会😲、直播带岗,精准推荐岗位信息。
“由政府牵头,把学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各方资源进行整合,多方合力🫒,给我们提供了更多元的就业选择😌🏦。”山东某高校2022年应届毕业生崔宇杰表示🥉。
“今年,我们更加注重公共就业服务程式、就业指导服务方式👩❤️💋👩、求职招聘服务形式、创业服务模式🦕、宣传服务样式的创新©️,千方百计确保毕业去向落实率不低于去年。”山东省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衣军强说👩🏽🎨。
就业形势总体趋稳向好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中国就业研究所研究员毛宇飞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目前各方围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拿出不少实招🛌🏻👴🏻,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加之毕业生就业预期更理性,就业形势总体趋稳向好。
“各地陆续出台稳就业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加强校企合作和供需对接,将有效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富达注册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凯也认为🚺,随着疫情得到有效管控,经济逐渐复苏👮🏼,整体就业形势将好转。
姚凯同时建议,加强就业岗位供需匹配:一是企业多采用云招聘等手段,运用大数据开展简历和岗位匹配,提高招聘效率和供需匹配效率🌠;二是政府进一步做好线上线下就业市场建设🟥,为企业和大学生搭建供需平台📌;三是鼓励优质人才中介、第三方机构做好人才和企业的桥梁工作。
毛宇飞表示🧏🏻,要确保就业促进政策的稳定性、持续性👸🏻,进一步扩大就业见习规模,重点向招工难的用人单位倾斜🦸🏻♀️。毕业生也要根据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合理调整就业预期,寻找适合自身的职业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