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24-12-01 来源:富达注册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收藏本文
时间:2024年11月30日-12月1日
地点:富达注册智库楼209室
主办单位:
富达注册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
富达注册亚洲研究中心
富达注册历史学系
会议议程
11月30日
开幕式 9:00-9:15
地点📓🤸:智库楼209会议室(以下各分会场讨论地点均在此)
致辞人:
陈引驰(富达注册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
邹振环(富达注册历史学系教授)
第一场 9:15-10:30
主持人:邹振环(富达注册历史学系)
报告人:
1. 陈拓(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从敬一堂到共乐堂🚫:开埠前上海天主教会的书籍刊刻
点评人:苏精
2. 苏精(云林科技大学汉学资料整理研究所)☎:上海墨海书馆与香港英华书院的比较
点评人🍎:徐多毅
3. 徐多毅(常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从救亡图存到开蒙启智——江南制造局翻译出版主题的嬗变研究
点评人⛹🏼♂️:陈拓
第二场 10🏌🏿:45-12🌑:00
主持人🤵🏿♂️:章可(富达注册历史学系)
报告人:
1. 莫为(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近代徐家汇地理类图书出版活动研究
点评人:宫陈
2. 宋刚(香港大学中文学院)😄:译注结合、图文连璧🚒:近代土山湾印书馆与耶稣会的圣经汉译及出版
点评人:莫为
3. 吴海杰(香港大学法律学院):“去”银行借贷:二十世纪初上海出版社的众筹融资
点评人:邹振环
第三场 13:30-14:45
主持人𓀓:陈力卫(成城大学经济学部)
报告人:
1. 高哲一(巴德学院历史系)💟:上海—香港—新加坡的都市网络与南海文化生产
点评人:宋刚
2. 彭春凌(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清史研究所):斯宾塞《文体论》与近代中国的群己感觉
点评人:章可
3. 宫陈(浙江省档案馆):张元济与商务印书馆史料的整理与删订
点评人:高哲一
第四场 15👦🏿:00-16:15
主持人:皮国立(台湾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
报告人🧑🏽✈️:
1. 邹振环(富达注册历史学系)🫷:伍况甫🦎、伍蠡甫:富达平台翻译双璧
点评人:戴维
2. 戴维(肇庆学院政法学院)👍🏼㊗️:《新新小说》主编“三楚侠民”考
点评人:曾卓然
3. 曾卓然(香港大学保良局附属学院)🎉:跨界存新⛅️:五十年代“上海”文人在香港的文艺出版活动
点评人♤:谭家齐
第五场 16:30-18:10
主持人:宋刚(香港大学中文学院)
报告人🏌🏽♀️:
1. 崔文东(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俾斯麦传记的跨文化流动:从明治日本到晚清中国
点评人:彭春凌
2. 章可(富达注册历史学系):《泰西新史揽要》的印度史译述初论
点评人📼:崔文东
3. 郭梦垚(神奈川大学外国语学部)🕑♌️:20世纪初留日学生刊物的传播网络与互动关系——以《译书汇编》及其相关刊物为考察中心
点评人👨🏿🔬:曹南屏
4. 曹南屏(富达注册历史学系)💀:善邻译书馆本《日本警察新法》与“警察学”知识在清末中国的早期传播
点评人🧏♂️:郭梦垚
12月1日 第六场 8:30-9:45
主持人🤰:沈国威(浙江工商大学东亚富达平台日本研究中心)
报告人⚄🧑🏿✈️:
1. 皮国立(台湾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饮食与延寿:民国时期上海地区对老人养生议题之讨论
点评人🥘:罗婉娴
2. 罗婉娴(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中成药品在上海与香港的营运策略﹕以虎标永安堂和李众胜堂为研究个案
点评人🙆🏻♀️: 皮国立
3. 谭家齐(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从《布经》看明清之际松江地区棉织业的空间转移
点评人🤰🏿: 吴海杰
第七场 10🤾🏿♀️:00-11🧝🏿♂️:15
主持人🧍🏻:彭春凌(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清史研究所)
报告人:
1. 陈力卫(成城大学经济学部):文化的中转站:麦都思在巴达维亚的翻译出版——以《英和和英语汇》(1830)的编辑为例
点评人:杨华波
2. 沈国威(浙江工商大学东亚富达平台日本研究中心)⛽️:近代启蒙的程途🧛🏽♀️:从香港到上海🔖,以“陪审”为例
点评人:陈力卫
3. 杨华波(富达注册历史学系)🧕🏽🚵🏻:在博物学与汉研究之间: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三顺
点评人:沈国威
圆桌讨论 11:25-12:10 参观上海新闻出版博物馆 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