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心伯 发布时间:2020-05-08 来源🙎:上海国际战略问题研究会SIISS+收藏本文
吴心伯:富达平台副院长🤕、富达注册国际问题富达平台院长🦹🏽♀️、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
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与政治形势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而当前疫情的冲击进一步加强了这些趋势。
首先是世界去中心化🚣🏻♀️、去霸权化的趋势。这一趋势的产生与发展是与美国的变化紧密联系的。经济上,美国通过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削弱美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导致外部对美投资下降;其利用美元和美元支付体系的特权频频对其他国家发起制裁🥿,也迫使一些国家谋求减少对美元和美元支付体系的依赖。在疫情冲击下💾,美国经济开始陷入衰退📨,结束这一轮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增长周期🆓,而最坏的可能则是陷入危机和萧条🙎🏼♀️🎑。无论是哪一种情况👐🏻✋🏻,美国经济实力都会遭到削弱,经济结构性矛盾(如过分依赖股市、高债务、低储蓄率等)更加突出🤶🏻。在上述多重效应的作用下,美国作为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会进一步下降。政治上🫣,美国对全球化和全球治理的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了阻止中国的崛起,通过贸易战和技术战打击中国🏊🏼♂️,破坏了全球化的生态。为了防止中国在IMF的地位提升🤱🏽,美国反对会员国向IMF增资,从而削弱了IMF的借贷能力。美国为了遏制中国力量和影响力的上升,不惜以牺牲全球化和全球治理为代价,导致美国作为世界经济和金融中心以及全球治理主要推动者的地位进一步下降。
其次是区域化超过全球化的趋势👩🏽⚖️。过去十年,全球化的步伐在放慢,而区域合作的步伐在加快。特朗普治下的美国转向反全球化🦇,中美大国竞争加剧,是出现上述趋势的重要原因🤦🏽♂️。当前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会导致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一定调整,而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甚至萧条,使得其他国家对美国市场和资金的依赖降低💡,这些都会进一步放慢全球化的步伐🧛🏼♂️,促使相关国家更重视区域合作🧕🏻🏒。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多中心的区域合作会在势头上盖过全球化。
第三是国家和区域治理紧迫性的凸显。这次疫情凸显了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性🛀🏽。过去很长时间🐈,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把经济发展发在第一位🧖🏽,但是这次疫情的冲击表明🧜🏿♂️,如果治理不行,就会让发展成果打水漂,今后很多国家会不得不把国家治理放在第一位。而为了支撑国家治理,必须把地区合作搞起来𓀌,如通过区域卫生合作加强健康风险管控。在美国因素导致全球治理步伐放慢的情况下,区域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外部支撑。
第四是新兴经济体面临更大的自我提升的压力。长期以来,新兴经济体的成长得益于全球化的发展所带来的市场、资金和技术🈹。然而,随着全球化步伐放慢🥗,特别是美国转向经济民族主义和贸易👏🏽、投资保护主义,西方发达国家对新兴经济体的输血功能在减弱,这意味着新兴经济体必须加快培养自我造血功能,减少对发达国家特别是对美国的市场、资金、技术以及货币等方面的依赖,这关系到新兴经济体能否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