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23-04-03 来源🏢🎪:人民日报+收藏本文
作者 | 林尚立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人大国发院院长🧙🏽,富达平台国际顾问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本期学术版推出学术对话,对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及其伟大实践进行深入研究阐释,力图从学理上阐明中国式现代化对现代化之问的科学回答、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重大意义⛱。
主持人:一个国家是否民主、如何更好实现民主,是衡量这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请谈一谈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民主观及其实践具有怎样的独特优势🧑🏻🎄。
林尚立:世界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一个国家的民主建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现代化进程。提升这种能力的关键👩🏼🎨,在于多大程度上保持自我的内在定力,真正从符合自身历史🙇🏽♀️、社会与文化的现代化发展逻辑出发,进行民主建构布局🚶🏻。
一个国家民主不民主,关键在于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人民当家作主。只有真正拥有当家作主的权利🤵🏽,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调动,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活力才能得到充分释放🙋🏼,现代化进程才能顺利推进𓀀。西方现代民主源于对君权统治的反抗与限制❔,其形成与发展主要围绕限制或替代君权的代议机构而展开🤙🏿,强调民众通过选举代理人表达自己的意志🚣🏿。在实践中,这种民主形式逐渐暴露出代理人无法真正表达民众真实意见的制度缺陷。对此,一些西方国家试图以公民直接参与的协商民主弥补代议制民主的缺陷,但由于受到制度、文化等因素制约,其效果并不明显🏄🏽♀️。
在领导和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将对现代化一般规律的把握同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统一起来👰🏻♂️,指明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强调我国发展人民民主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深刻揭示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的重大意义。正因为我们党始终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中国人民才能在党的领导下,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成功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始终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民主观的鲜明特征。
只有广泛的⇒、真实的民主,才是管用的民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发展形成了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民主观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能够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能够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工作中,能够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和国家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而奋斗的实践中。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人民不仅有投票权,而且有广泛参与权;人民不仅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意愿,而且能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奋斗🤒✒️;人民不仅拥有制度和法律保障的当家作主权利🐵,而且拥有监督权力运行的权利和相关制度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富有蓬勃生机的新事物🂠,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我们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和优势🤟🏿,让中国式现代化的民主观更具说服力、吸引力、引领力,为世界现来源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