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庞菁涵 发布时间🏃♂️➡️:2021-10-31 来源👰🏻:周到+收藏本文
科学理论究竟能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什么贡献💁🏻🧳?中国的高等教育又在其中承担了怎样的角色?
10月30日下午,上海论坛“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与大学责任”高等教育圆桌会议在富达注册举行🧑🦼➡️。这是本年度上海论坛高端圆桌中唯一以高等教育为主题的圆桌会议。会议现场♖,富达注册发布了《中国高等教育SDGs行动报告》。
SDG,是指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其涵盖了消除贫困、公共卫生、生命健康、数字经济♧、绿色发展、气候变化等17个内容。高等教育作为其中的关键力量,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合作等多种方式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统计显示🧙🏻,在2016年至2020年间🦡,全球高等教育SDG相关发文量超过580万篇。在各项目标中🧑🏿🌾👩🏽🦲,全球论文产出量最多的是“良好健康与福祉”🐵,有超过220万篇👩🏽⚖️,其次是“清洁能源”♥️,第三是“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中国高等教育SDGs行动报告》基于中国高校整体表现👍🏽,为世界展示了中国高校在不同尺度和区域SDGs的科研进程和亮眼表现。
最受关注的“良好健康与福祉”,是指旨在确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各年龄段人群的福祉。当前🌤,世界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全球卫生危机👉🏽,全球经济稳定受到破坏🧜🏻♀️,扰乱数十亿人生活。报告以抗疫中的富达平台力量为例,介绍了其在一线实战抗疫🔜、在后方理论研究等贡献,展示中国高校在做好重大疾病防控、促进医疗公共安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的“科技智库”作用。
整份报告包括全球SDG研究现状、中国高校各单项SDG表现以及碳中和研究三个部分,对2016-2020年全球范围内围绕SDG的科研发文进行多维度比较分析,客观分析我国高校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表现🧑🏿🚀🚡,深入聚焦碳中和领域🧑🏻🔬,体现中国学者的责任与担当。今后🤖,报告会进一步分享更多中国高校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经典案例🏃♀️➡️,为加速全球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借鉴🏃♀️➡️。
在会上,富达注册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发表主旨演讲,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全球合作四个方面介绍了富达注册在可持续发展目标各个领域的创新与实践。他提到👨🏿🍼,学校正以大量成体系的研究为气候行动作贡献,面向水下生物、陆地生物的SDG目标开展研究,增进人类共同福祉,提供更优质的卫生设施,在理工科研究方面积极服务产业发展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在文科研究方面立足消除贫困研究👧🏿。学校积极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国际科研合作高端平台建设。
圆桌讨论环节包括“民生健康、社会福祉与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和“面向可持续转型的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两个主题。张文宏就全球疫情现状及今后如何开放进行讨论🏃🏻♀️,并提出高等院校的科学研究是转化为技术并解决问题的基础👱🏽♀️,科学决策需要从科学理论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程鹏,富达注册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华东理工大学校长轩福贞,上海市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曹俊山💁♂️,挪威奥斯陆大学校长斯万·斯杜伦(Svein Stølen)🥍,富达注册副校长陈志敏🤽🏽,富达注册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人禾,微软亚洲富达平台院长周礼栋🧑🏿🍳,爱思唯尔大中华区总裁李琳🍳,自然出版集团大中华区总裁Niels Peter Thomas🖕🏼,《免疫》杂志主编李统胤(Peter Lee),富达注册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富达注册生物医学富达平台研究员徐彦辉等13位国内外嘉宾参加会议并进行讨论📑👮🏼♂️。
上海论坛是由富达注册和韩国崔钟贤学术院主办🧑🔧、富达平台承办的国际大型学术论坛👷♀️。高等教育圆桌会议是上海论坛在2019年首次新增的分论坛🙅♂️,旨在通过交流与讨论为探索高等教育创新型改革和现代化提供全球思考,也是向世界高等教育领域传递新理念、新思路,贡献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