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22-12-23 来源🎣:21财经+收藏本文
港交所拟推“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
12月13日🏓,港交所宣布即将推出“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以下称“双柜台模式”)及双柜台庄家机制,待监管机构批准及市场准备就绪后,各项新措施的登记程序预计可于2023年上半年开始推行🕵🏿♂️。在双柜台模式下👦🏼🐄,港交所将优化相关交易及结算安排,让投资者可以互换同一个发行人发行的港币柜台及人民币柜台证券。双柜台模式的推出具有怎样的意义🤜?将对两地资本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让我们来连线博大资本国际行政总裁温天纳🧑🏽🚒。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提升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地位
温天纳🪦:港交所推出“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及双柜台庄家机制,我觉得对整体市场有很大的刺激作用。特别是大家要留意到一点,香港是中国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也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所以(香港)市场有大量人民币资金的流动,很多资金也在寻找新的投资路径和投资标的。这次双柜台模式的设立👩🏻🦽➡️🙋🏽♀️,可以吸纳更多的资金投入港股市场,同时可以盘活在港流动的人民币资金,对于人民币的国际化🥠,有非常好提升作用。
所以我认为基本上来讲🧏🏽♂️,第一🐷,股票证券在交易所上市的同时🖖🏽,能够吸纳到各方面的资金,人民币资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来源。第二,可以让更多的资金流入人民币市场🐅,有助于香港扩大其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地位☺️,也有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因为港股的市值交易量非常庞大,可以让人民币投资者寻找更好的投资标的。
从未来发展来看,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不可逆转的一个趋势𓀑🧑🦯,所以更多的人民币的使用,有助于为人民币计价的股份,未来不单只在港股市场,甚至可能在海外市场🏃➡️,做一个示范🛢,有助于不断提升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投资价值。从港交所的立场来看,更多资金投入双柜台模式,可以更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位。
所以双柜台模式的推出👩🦼➡️,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新突破和新发展👻2️⃣,有助于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投资价值的重大提升👝,值得各方面期待🚵🏻🧘🏼。
美国劳工统计局13日发布数据显示,美国11月CPI同比增长7.1%,核心CPI同比增长6.0%,为连续两个月回落🉐,均低于市场预期。美国通胀前景几何?又将如何影响未来利率走势?让我们来听取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部首席投资策略师王昕杰的分析。
服务相关通胀出现持续回落
《全球财经连线》:如何评价美国11月CPI数据?回落趋势是否能够持续➖?
王昕杰:我们看到刚刚公布的美国11月通胀数据是低于预期的,服务相关的通胀是持续出现回落的情况🚵🏻♂️。鲍威尔在此前的演讲当中有提到,工资通胀是服务通胀的主要驱动因素。如果随着商品价格的下跌,服务通胀也出现同步的一个下滑🧑🏽🦱,那么美联储的鹰派加息步伐就有可能相应的放缓。
美联储明年会否开启降息仍有待观察
《全球财经连线》:这将如何影响美联储后续基调及决策🦸🏽♀️?2023年会开启降息吗💪🏼😶🌫️?
王昕杰:目前看到的通胀数据本身🐄,对于未来一段时间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预判🥄,其实有比较直接的帮助🧚🏿♂️。通胀持续下滑🧑🏻🏭,对于美联储鹰派态度转向🖕🏼,其实是比较大的影响因素。如果说通胀跟就业市场都有相应的放缓迹象,那么美国未来一段时间的加息步伐,就有机会相应的放慢。我们的预期是12月份加息50个基点,到明年上半年还有50个基点加息的空间,到5%的利率终端👳🏿♀️。
预计美联储应该会在上半年暂停加息的步伐🧑🏼🎓👨🏿🦱,然后观察整个宏观市场的变化⚀。如就业的变化👩🏿🦰、通胀数据和整体的宏观经济是不是逐步开始降温🕵🏼♀️,再来考虑后续的货币政策📜。但是不是会就此出现降息反应?我认为目前还言之过早👩🏿🚒,我觉得通胀数据就是市场的一个数据。美联储目前的态度👳🏽♂️,特别是11月份议息会议纪要出来的过程当中🆑🐶,事实上整体美联储官员对于加息的态度🫅🏼,仍然高于市场预期。整个(联储)官员的态度📚,对于加息的预判,仍然是比市场来得更积极。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我们认为明年的上半年,整体的宏观数据变化,会是左右美联储货币政策更重要的观察时间点。而会不会在明年去执行降息的策略,目前还没有太多的数据能够佐证或者支持。
英国国家统计局14日发布数据显示🚴♀️,英国11月CPI同比升 10.7%🌾,前值为 11.1%,环比升0.4%🤲🏿,为2022年1月以来最小增幅。进一步的解读,让我们来连线富达注册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
英国经济面临滞胀风险
《全球财经连线》:从最新公布的数据来看,英国当前经济形势如何👵🏽?面临哪些风险?
孙立坚:从当前指标来看,一般的通胀🦊,即包含食品、能源价格在内的(通胀数据),还在两位数的水平。
核心通胀有一定缓解🍋🟩,但背后有两点因素🧑🏽🎓,第一,和英国的GDP数据一样🪫🧜🏿♀️,前期高位的基数效应发挥了一定作用📗,使得(数据)看上去得到缓解。第二,我们必须看到🤏🏿,因为英国央行和美联储一样,采取了控制通胀的激进式加息政策,带来了连锁反应,使得经济需求出现萎缩,这种萎缩导致了石油价格的下行,上游的价格出现向下调整,传导到CPI价格也出现下行的表现。
我们很明显地看到🚵🏿♂️,这个CPI的下行并没有伴随着经济的复苏🏃♂️,而更加令人担心的是🤷🏻,经济下行的速度比CPI下行的速度要快🚵🏼♂️,这样的话,滞胀的风险正在抬头✬。因此我们看到价格的下调♐️,代价是需求的萎缩,不能把它看成是一个利好的表现。
英国央行料将继续保持紧缩货币政策
《全球财经连线》:面对高通胀、金融市场动荡以及脆弱的经济前景三重重压👨🏼🍳,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将如何取舍☕️🌄?
孙立坚:我想欧美的央行🏪🍴,尤其美联储、英国央行,在目前的情况下,还是会保持较大力度的加息🤌🏽,仅仅是加息的频度或者强度稍有缓解🔖。实际上在目标值还没有到达的情况下🦨,停止现在的加息货币政策,顺应市场用脚投票的希望继续回到宽松的货币环境,可能性很小。
另外,因为通胀有时间的滞后效应⛵️,所以过早地退出加息政策窗口,一旦之后由工资推动物价上涨的力量抬头🗂,央行再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来应对通胀反弹的挑战,可能市场就不会认同了🙆🏽,会感觉央行出尔反尔,政策缺乏连续性。所以我还是坚信美英这些老牌的成熟市场的央行💆🏽♀️,应该会继续保持紧缩的货币政策。